返回

从行星总督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百七十四章,强大的联盟海军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司令部。他们拿着预算,购买到了船只,支付了帝国税务部批预算的时候给他们的税币。

    这些税币,落到联盟手里,代缴了帝国税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联盟出售的一半的船只,确实落到帝国中央手中。但其实大多都是从其他地方转过一手,相当于帝国买来的。这个价格,往往会比税务部对于每类船只的定价,高30%到150%不等。

    中间的钱,被联盟、被中间商联手赚走了,帝国中央等于用了一样的价格,买到了最多60%左右的战船。

    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事情,正常情况下,帝国中央是不可能允许的。

    符合规定也不行。

    真要说起来,帝国才是实力最强的。甭管你符不符合规定吧,你们都挣钱就我亏,那我的拳头不是白白长那么大?

    但是,所谓的‘帝国’,又不是一个活的人。如果说,决定了帝国中央意志的人们,就是捞钱的那诸多中间商背后的大佬们呢?

    那……

    齐伯督首相、许芙真总理、罗斐总理、国教的、帝国总商会的、神圣泰拉上隐藏在政坛下面的权力家族们……

    谁没点份额?

    哪怕是对于齐伯督来说,帝国中央赚到的财政钱,要怎么花,那都是有章程,就算是他也不能够随意决定,都是要开会开出来的。

    可落到自己手里的钱,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想怎么花,就怎么花。

    而且,到现在这个地步,就算是齐伯督想要阻止翎泽星上那对于帝国利益有重大伤害的贸易,也无能为力了。

    他是最大的权臣没错,但是权力这个东西,也得别人相信你才行。团结在他身边的人,认为跟着他,能够获得更大、更多的利益,才会持续跟着他。那些在这件事情上赚钱的诸位大佬们,本身就是他的统治基础。

    他一狠心,能砍自己一刀;但他却做不到砍自己的统治基础一刀。那样的话,引发的连锁反应,是他都有可能无法承受的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这样会滋养联盟呢?

    神圣泰拉上的有识之士(主要是在这件事情上没赚到钱的),把翎泽星贸易给骂翻天了。

    但是,它仍旧是这么运行了下去,并眼见着未来还会运行很久。

    这就没处说理去了。

    但是,不管别人怎么样,反正联盟是在里面,靠着造船业大把大把的闷头赚钱。

    赚来的钱,除了再投入经济建设之外,相当一部分就用在了海军升级上。

    两千多艘战船的规模并没有再扩大,但是,大船的数量是增多了许多的。

    目前,联盟海军拥有着皇帝级战列舰,3艘。

    报应级战列舰,6艘。

    诸葛级航母,6艘。

    龙蛇级与圣杯级战列巡洋舰,22艘。

    总加起来,光这种巨舰就已经达到了37艘的规模。

    这已经比铁铠战争开始的时候的铁铠战团还要多了。

    配套的巡洋舰、驱逐舰、护卫舰的数量,都显得有点不够,组成舰队的时候,小船稍显有些寒酸。

    但是爆中小型战舰的速度,可就快得很了,不像是这些巨舰一样,有很大的时间成本。

    并且,如果有需要的话,联盟下一批的战舰,可以直接不交税、不交易,而是送到海军。两年之内,海军巨舰数量的总规模,不惜代价的情况下,可以再翻一倍,达到70艘以上。

    更何况,还没有计算另一波海军力量。

    那就是联盟的‘六大战团’,作为星际战士的战团舰队。

    打击巡洋舰都不算了,战斗驳船,联盟陆陆续续生产出来了四艘。

    一艘都没卖,给了不死鸟1艘、黄泉鸥1艘、血鲨1艘、龙王之矛1艘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皇帝级战列舰和战斗驳船,这两个全都是天启级的科技。

    是顾航在这十五年间抽出来的。

    十五年来,尽管没有什么大规模战争,没有一次性暴富的收入,但顾航光靠每月恩赐点数收入,加上一些小规模战争多多少少有一点,累积下来还是攒了5.5亿恩赐点数的。

    其中拿来科技抽奖的有2.6亿,千万恩赐档的26抽,出了两个天启级科技,正是皇帝级战列舰技术,和战斗驳船技术。

    至于剩下的2.9亿恩赐点数,则基本上在这15年里陆陆续续,花在了联盟的各类建设上了,不多赘述。

    那两门天启级造船科技的出现,让联盟的造船业得到了更长远的进步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之外,联盟还有一个保密等级非常高、非常少进入联盟港口、每次进入都会严密封锁消息的大杀器。

    那艘荣光女王级战舰,终于建造完毕了。

    顾航为它取名:东方号。

    联盟对于舰船的取名规则,还是挺明白的:巡洋舰级别,以及以下的,没什么特别之处,除了海军编制里的号码之外,一般就取个什么高大威猛一点的,或者有寓意一些的,

第七百七十四章,强大的联盟海军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